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關于推薦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試點的函
各駐淮高校,淮安技師學院、各中職學校: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化產教融合,激發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根據《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開展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試點的通知》精神,經會商決定,面向全市開展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試點工作,F將擬推薦企業有關事項函告如下:
一、推薦條件
擬推薦企業應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行為規范,產生了較大社會效益,在職業院校辦學和深化改革中,對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增強吸引力和競爭力方面,發揮了較好帶動示范引領作用。
(一)被推薦企業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在淮安市境內注冊成立,連續正常經營5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依法在淮安市境內納稅。
2.原則上是淮安市“433”現代產業體系內規模以上企業或行業龍頭企業,在市內外同行業中具有較高知名度和較好成長性。
3.重視教育培訓,按規定標準及時足額提取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管理使用規范。
4.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利用資本、技術、知識、設施、管理等要素,依法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在實訓基地、學科專業、教學課程建設和技術研發等方面穩定開展校企合作。具有負責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專門機構或專門人員,以及相應管理制度。
5.建立培訓與技能等級、職業能力考核相銜接的薪酬制度和發展通道,激勵產業工人主動參與培訓、學習技術、練就技能。
6.企業無重大環保、安全、質量事故,具有良好信用記錄,無涉稅等違法違規經營行為。
(二)在滿足上述基本條件的基礎上,還應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1.獨立舉辦或作為重要舉辦者參與舉辦職業院;蚋叩葘W校;或者通過企業大學等形式,面向社會開展技術技能培訓服務。
2.牽頭成立或參與組建行業性或區域性職業教育集團或產教聯盟等相關聯盟組織。
3.承擔市級以上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任務,至少與市內一所院校連續合作3年及以上。
4.承擔實施 1+X 證書(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任務。
5.至少與1所市內職業院(學);蚋叩葘W校開展有實質內容、具體項目的校企合作,通過訂單班等形式共建 3 個以上學科專業點,合作人才培養累計50人以上;蛘呓 3 年內接收職業院;蚋叩葘W校學生(含軍隊院校專業技術學員)開展每年 3 個月以上實習實訓累計達 60人以上。
6.以校企合作等方式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或合作共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校企聯合實訓中心等其中之一。
7.捐贈市內職業院校教學設施設備等,近3年內累計投入 100萬元以上,或在市內院校設立企業獎助學金累計在50萬元以上。
8.參與教學改革項目獲得省級或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或近3年內取得與合作職業院校共享的知識產權證明(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等)。
9.企業骨干人員至少2人以上加入學校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參與學校課程標準建設,企業每年承擔職業院校教師下企業實踐10次以上。
二、推薦方法
(一)推薦申報。各院校結合校企合作情況,推薦2家企業申報,并協助指導企業填寫相關資料。
(二)市級認定。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統計局等部門對擬推薦企業上報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研究評估,對符合條件的企業予以聯合認定為市級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試點單位,并擇優推薦上報省有關部門,爭取納入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試點名單。
三、其他要求
請各推薦單位填寫《淮安市產教融合型企業推薦匯總表》(附件1),連同擬推薦企業申報材料(所需材料按省通知要求準備),紙質材料裝訂成冊后于11月26日前報送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電子稿(掃描成PDF格式)同步發送到指定郵箱。
工作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市發改委社會發展處趙文婷,83945113,電子郵箱:hfgshc@126.com
市教育局職社處蔣亞婭,83666417,hajyjzsc@sina.com
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處陳西楠,83668564,76296901@qq.com
附件:
淮安市產教融合型企業推薦匯總表
推薦單位(蓋章):
序號 | 企業名稱(全稱) | 企業負責人 | 聯系電話 | 企業產教融合負責人 | 聯系電話 |
1 | |||||
2 |